2024年6月5日QS世界大学排名更新了,QS是英国的一家国际教育咨询公司,有一个业务就是每年会把全球各国的著名大学进行排名,这就是QS世界大学排名,从调查方式和结果来看,这个排名还是比较靠谱的,也比较权威,每年的QS世界大学排名更新之后,很多家长也会关注,把它作为了孩子高考大学志愿的参考之一。

在最新发布的2025 QS世界大学排名中,国内一些大学排名都上升了,比如清华和北大去年的排名是北大17,清华25,今年北大蝉联内地榜首,排名升至了14名,而清华则是排名20名,重新返回了前20。在排名中,有一个大学上升很快,它就是复旦大学,按照去年的排名,复旦在全球的排名是50名,落后于排名44的浙江大学。在今年的更新的排名中,复旦把浙江大学给反超了,回到了第39名,国内排名第三的大学。

复旦大学在上海市一共有四个校区,其中主校区位于上海杨浦区的邯郸路,就是邯郸校区,著名的同济大学位于复旦大学的南边,复旦大学北边是上海财经大学。这几所著名的学校都离得很近,和清华北大一样作为中国著名的高校,复旦大学的历史非常悠久。复旦大学的创始人是马相博,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了,北大的校长蔡元培是马相伯的弟子,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这一年马相伯出生了,他出生在江苏,他的爸爸妈妈当时都是天主教徒受到家庭环境的马相伯也成为了天主教的信徒之一,近代以来帝国列强入侵中国的同时,他们的教会也在中国开办了很多学校,12岁的时候马相伯就来到了上海,进入了法国教会开办的一所中学学习,这所学校就是后来的徐汇公学,也就是今天著名的徐汇中学。

复旦大学

在徐汇公学马相伯接触了当时西方先进的教育,他对天文学、数学、哲学、神学等学科都非常感兴趣。1870年马相伯成为了一名神学博士,后来还成为了徐汇公学的校长,从此开始从事教育事业了。1902年,马相伯在上海创办震旦大学院,震旦的梵文“就是中国”的意思,可是好景不长,到1905年,上海的天主教会要把震旦学院变成教会学校据为己有,当时正值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很多学生一听说天主教会要强占震旦学院,一个个义愤填膺,宣布退学。1905年马相伯已经65岁了,他看到学生们如此坚定,瞬间老泪纵横,也决定了支持学子们准备去其他地方再创一所学校东山再起,1905年的9月,马相伯在上海的吴淞正式创办复旦公学,他是首任校长。

复旦的校名就两重意思了,第一重就是恢复震旦,这样学生们有书可读,励志做好教育事业。同时复旦一词还出自中国古籍《尚书大传》里面有一首青云歌,头两句就是“卿云烂夕乣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意思就是祥瑞的彩云,多么灿烂,日落月出旭日东升,如此辉煌往复,蕴含着对学校的辉煌发展的祝福,复旦公学就是复旦大学的前身。另外就是马相伯在上海吴淞正式创办复旦公学,他担任的是首任校长,首任教务长是李登辉,他教的学生里出了20多位大学校长,这在教育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1905年~1911年是中国风起云涌,各种的革命浪潮此起彼伏,在这段时间里,复旦公学一度被迫停学,一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被推翻中国进入了新的阶段。1912年民国成立,复旦公学毕业的校友,著名的书法大家于右任成为了国民政府交通部的市长,他联合了一众校友向政府申请复学,孙中山的得知之后鼎力支持,于是在1913年复旦公学终于恢复了教学活动,成为了临时政府批准立案的唯一一所高校。1917年复旦公学正式定名为复旦大学,当时的校长就是曾经的教务处长李登辉,这也意味着复旦公学成为了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李登辉的任期从1913年一直到1936年,长达23年,是复旦大学历史上在任时间最长的校长。

新中国成立之后,复旦大学成为了全国16所重点高校之一,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了,20世纪90年代复旦大学相继选入211工程和985工程。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它成为了中国的顶尖大学,除了原来的复旦公学,今天的复旦大学还和一所学校的有关,那就是曾经的上海医科大学,2000年的4月,复旦大学和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成了新的复旦大学,学科更多了,综合性就更强了。

按照最新公布的学科评估,复旦大学有很多学科都被评为了A+或者A,一般来说一个学科的评估达到了A,在全国就算是赫赫有名了,复旦大学的优势学科主要有三类,分别是文科、理科、医学,可以说是三足鼎立。文科类的专业比如说哲学、政治学、新闻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都是复旦的强势学科,理科类的专业主要是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医学类的主要是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专业。理科一般说就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学等等,还有电子信息科学更重视理论,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科学的水平。而工科它主要是重视实践,比如说机械专业、化工与制药、航空航天等。哈尔滨工业大学就是一个典型的工科学校。

从复旦大学的知名校友也能看出来复旦的实力有多强,根据统计复旦大学走出了80多位两院院士,还有60多位杰出的科学家。清华的四大导师之一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陈寅恪先生曾经就在复旦公学读过书,陈寅恪是1906年进入复旦公学学习的,那个时候,复旦公学才刚刚成立,教学水平相当于现在的高中,年仅18岁的陈寅恪在复旦公学接受了马相伯等名师的指导。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后来成为了哲学家、历史大师,其实我想复旦公学对他影响的是非常重要的。

wm完美真人

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竺可桢先生在复旦学习了一年的时间,但是复旦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他曾经撰文回忆过复旦生活,在文中把陈寅恪称为同桌读书的人。复旦大学的中文系特别厉害,其中70年代复旦大学招过一名学生,现在他已经是全民的偶像,他就是就是梁晓生先生,他写过很多作品,前一段时间他的《人世间》还获得了茅盾文学奖。梁先生就是1974年的被推荐到复旦大学读书,后来1977年的在复旦中文系毕业的。

和清华北大不同的是,复旦大学还有自己独特的书院制,复旦大学除了各个专业的院系,还有五个四年制的书院。分别是志德书院、腾飞书院、克卿书院、任重书院和希德书院,什么叫书院制?这跟牛津大学有点儿像,就是不同学科的学生们按照兴趣选择或者分配到某一个书院当中,书院就像学生们的家为学生们提供的生活服务,同时复旦大学每个书院还有自己的导师负责带领学生们进行通识教育,这些书院的名字都来自于复旦大学曾经校长的名或者字。其中志德书院的“志德”是复旦的创始人马相伯的曾用名;腾飞书院的“腾飞”是复旦大学任期最长的校长李登辉的字;克卿书院的“克卿”是2000年合并到复旦大学的上海医科大学的创始人颜福庆的字;任重书院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复旦大学第一任校长陈望道的字;希德书院是是复旦大学首位女校长谢希德的名。

从这里也能看到,复旦大学的办学宗旨之一就是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同学们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复旦大学的校训,来自论语子章中的一句话“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这个校训是1915年,为了纪念复旦创造十周年,当时的校长李登辉把中文系的教授拉到一起,最终选定了这样的一句话。

游子吟孟郊〔唐代〕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wm完美真人译文及注释译文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谁说像小...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自诞生以来,就一直是青春的盛会、团结的盛会、友谊的盛会。 本届大运会,为全球青年人提供了文化交流、融合互动、增进友谊的舞台。在成都比赛、生活的十多天中,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们都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重播 暂停 00:00 / 00:00 直...